“十三五”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日期:2019-12-14 作者:来源:合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阅读量:2343

 

                                                                        “十三五”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合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目录

1. “十三五” 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4

1.1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4

1.11基本情况... 4

1.111专业建设工作趋于规范。... 4

1.112专业建设学校实行了校部二级管理... 4

1.113专业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要... 4

1.114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5

1.115专业培养成效显著... 5

1.116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

1.12遇到的问题... 5

1.2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情况... 6

1.3专业建设的发展思想和目标... 6

1.31发展思路... 7

1.32发展目标... 7

1.4重点建设方向与内容... 8

1.5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9

1.51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9

1.52完善绩效机制... 10

1.53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0

2.“十三五”事业发展课程规划... 11

2.1指导思想... 11

2.2基本思路... 11

2.3基本原则... 11

2.4建设目标... 12

2.41总体目标... 12

2.5各类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3

2.51合格课程建设... 13

2.52优秀课程建设... 13

2..53精品课程建设... 14

2.6主要措施... 15

2.61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15

2.6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5

2.6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15

2.6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6

2.65强化基础设施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6

2.66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16

3.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17

3.1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7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3.21结构有待优化... 17

3.22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17

3.23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偏少... 17

3.3“十三五”建设的指导思想... 18

3.5具体目标... 18

3.6建设具体措施... 19

3.61 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机构和体系... 19

3.62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 20

3.63 认真做好全职专任教师的补充工作... 20

3.64大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 20

3.65建立、巩固、发展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 20

3.66支持和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学位)层次。... 20

3.67健全“竞争、激励、退出”机制... 21

3.68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21

3.69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2

4.学生发展“十三五“规划... 22

4.1学生工作回顾... 23

4.2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3

4.21指导思想... 23

4.22发展目标... 23

4.23主要措施... 24

4.24保障措施... 26

4.241生活保障... 26

4.242组织保障... 26

4.243资金保障... 26

 

 1. “十三五” 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强学校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在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特制定学校《“十三五” 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1.1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1.11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模具制造技术、会计、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音乐、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等9个专业。 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为自治区重点专业。总体来看,我校专业建设有以下特点:

1.111专业建设工作趋于规范。

1.112专业建设学校实行了校部二级管理

    制定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办法》、《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办法》等规章,在专业开发、修订、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规范。 实施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整合、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课程内容改造及校本教材建设,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更贴近工作领域。同时将专业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考核,使专业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1.113专业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要

特色更加明显。学校现有 3个自治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 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交通运输、旅游商贸和信息技术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咨询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转模式、调结构”的要求,对各个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重构,按照“必须、够用、先进” 原则,进一步压缩了文化课,加大了实训和一体化教学比例,不同层次实训教学比例普遍达到1: 1.5以上,突出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师(企业师傅)的配备、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人,校企实现了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1.114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校现有学生用计算机550台,教师用计算机140台。建有40间多媒体教室,有30间专用实训室(车间)可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训设施完善,完全满足专业实训的开出,学校现有计算机实训中心、汽车实训基地、电子实训基地、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果蔬花卉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场所30余个。与广东实盈、合浦柳东汽修厂、合浦途安汽修厂、合浦红林大酒店、合浦昌和大酒店、北海良港大酒店、青年旅行社、惠浦机械厂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验、实训、就业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711万元,按现有学生规模,生均3950元。实训总建筑面积为9464平方米,生均5.25平方米。

1.115专业培养成效显著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逐年提高,10-15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有26多人次获得了三等级以上成绩,272人次获市级技能大赛奖。学校毕业生连续保持了 95%以上的就业率,受到企业的好评,不少学生在职场中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1.116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有专任教师110 ,兼职教师26人,占比23. 6%;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35人,占比31.8%;专业教师72 人,占比65.4%。“双师型”教师38人,占比34.5%。专任中本科以学历100人,占比90.9%;副高以上职称21人,占比19.1%。4个专业部, 每年均有5个以上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和研究,其中,完成研究区级项目4个,校级项目8个。校企合作为不融合。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一体化教学,推进了我校校企合作的高度融合。总体来看,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为下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1.12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看,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对招生不多的学科专业要进行结构优化,开设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 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深化。一是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 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教师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需要尽快提高。以及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2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情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并将教育与民生和社会公平紧密联系起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要求到“十二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劳动者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相间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 和谐发展的格局。这为技工教育加快发展提供了很好政策支持。

    北海市有着极好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有便利的交通枢纽,产业有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旅游、电子产品和交通运输等,港口物流、电子产品、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群已在北海大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十二五”期间,随着北海产业园、 合浦工业园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重 大基础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为了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商务广范运用于各行各业,学校计划申办烹饪、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专业,将理论教学理念引申入企业实践,理实教学将进一个新台阶。

1.3专业建设的发展思想和目标

    从总体上言,我们要围绕广西和北海市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定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我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1发展思路

    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提升专业整体水平。以优势学科建设引领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以特色专业建设支撑特色学校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和传统专业建设和改造,办出特色,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立和退出机制,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新增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淘汰社会需求不旺、专业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专业评估机制,有效推动专业建设,建立校内专业建设定期评价制度,促进各系重视并加强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五个内容:一建设规划、二教学团队、三课程建设、四实践教学、 五建设成效。改进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用人单位、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专业发展布局方向:

1、交通运输类专业做强做大,力争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为自治区示范专业。

2、旅游服务类专业在保持现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适当申报增加旅游类或相关的专业(如旅游美食制作或民族食品制作),打造旅游服务专业群,加强沿海旅游服务相关品牌课程建设,建设成为学校的重点专业。

3、加快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建设,加快学校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维修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北海电子产业发展相适应。为当前北海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4、调整专业结构,2019年计划增设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专业。

1.32发展目标

    要求更加明确,目标更加远大。 努力提髙自身的办学条件, 促进学校的后续、长久发展,做好专业和学生的发展规划,创新果蔬花卉生产技术、音乐专业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训室, 促进招生。2020年专业在校生达2400人,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维修、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等5个专业保持在校生200人以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保持在校生600人,甚至突破700人大关。

    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重新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2018年申报新专业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实现同年招生,并于2019年建设为学校重点专业。2019年申报新专业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于2020年实现招生,同年建设为学校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将实现建设1个区级示范专业,7学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民族文化传承特色专业,2个一般建设专业的专业发展目标。   

     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加大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充学校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保证原有实训基地教学设施达专业建设标准。“十三五”期间,利有上级奖扶资金,建设4个学校重点实训基地,分别于2016年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2018年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2019年建设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实训基地。2020年建设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开启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共建17个校外实训基地,分别2016年共建2个、2017年共建3个、2018年共建3个、2019年共建4个,2020年共建5个,使我校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总数达到28个左右保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达专业平均2个以上的。

    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2016-2020年完 成8门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26门学校优秀课程建设,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的突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开创科研创新,“十三五”期间完成区、市县级课题申报和研究63项。汽车机械部17项,机电技术部15项、信息经济部16项、艺术服务部15项。

    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化和教学管理精细化。

1.4重点建设方向与内容

      调整专业结构,增设符合市场急需人才的专业,计划2015-2020年开设新专业3个以上,2018年申报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实现同年招生。2019年申报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于2020年实现招生,至2020年实现招生专业11个。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维修、会计、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模具制造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音乐专业的发展,做强做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

   民族风味食品加工与制作专业已经在筹备中,预计2017年底到2019年投入100多万元购买相关专业实训设备,组建相关实训室,培养相关专业教师,为申报2018年新专业作准备。申报专业成功后,将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按专业标准打造为学校重点专业。做好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的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开发相应的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为2019年申报做好前提准备工作。

    预期实现2018年在校生达200人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50% 以上,1个专业学生技能比赛获得过自治区二等奖以上;2020年 12月在校生达200 人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65%以上,3个专业学生技能比赛获得过自治区二等奖以上的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组织一次有企业行业专家、家长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根据调研报告,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课时设置,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1.5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1.51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2016-2020年期间新增3个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撤销或调整少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规范专业教学大纲,建立专业设置标准,撰写各专业的教学标准,构建完善一体化教学体系。

    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专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 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组织专业教研室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 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大送教师出外学习和学术交流 的计划,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的教学水平。

1.52完善绩效机制

    实施优秀教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年度评先进、评优秀的重要依据。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从在建特色专业开始试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将作为特色专业检查验收的必要内容之一。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队建设,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

1.53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16-2018年计划投入教学设备购置800万元用于补充完善教学设备,到2018年学校实训设备总值达到2410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5383元;2019年投入500万,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2020年计划投入教学设备购置300万元用于补充完善教学设备,预计2020 年学校实训设备总值达到3210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7295元。

    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室管理。完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 建立实训室绩效评估机制,通过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教学实训室开放制度,逐步推进实训室,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校内外实习基地。按照“长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依托行业,以产学研促进办为纽带,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校内实习(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十三五”事业发展课程规划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管理,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实际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合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等文件精神,指导未来课程建设与改革,特制定我校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2.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双师素质教师为课程主导,以规范化课程 建设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坚持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 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面向区省内外,推动教学观念转变,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2.2基本思路

    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基础、深化改革、注重应用、优化结构、 增强优势、注重实践、突出特色。根据玉林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需求,结合我校现在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具有科学性、 规范性、实用性、前瞻性的课程体系。

2.3基本原则

    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 较强发展潜力的中等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 不断完善、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坚持“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加强新设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在专家指导、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岗位验证的基础上,积极慎重调整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核心能力-

    坚持“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项目地基的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减少课程的重复建设。

2.4建设目标

2.4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整体课程的建设发展;采取有重点、分层次、 滚动建设的办法,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教学资源配置合理, 课程特色鲜明的课程结构体系。到2020年底建成学校精品课程8门,优秀课程26门。在课程管理方面,实现课程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学校智慧校园平台实现学生网上评教。

    课程体系建设。2018年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规范、优化,重新修订年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020年使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衔接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完成一批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部颁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2018年至少完成30门课程标准的编写。2020年底,继续完成其他专业的课程标准,占所有核心课程的50%以上。

    课程内容和结构调整。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和项目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强化 实践教学内容,每个专业加强1-2门核心课程建设,使整个课程体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规范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至2018 年开发校本教材6本,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维修4个重点专业实现一体化教学,建设校级精品课程5门。至2020年共开发校本教材10本,学校8个重点专业实现一体化教学,共建设校级精品课程8门。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站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使专兼队伍日趋合理。 通过外引内培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水平高、专业技 术强、结构优良的一体化教师团队。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坚持“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建设理念。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符合职教规律, 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实训实习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库,积极有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建立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实习基地,健全和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2.5各类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51合格课程建设

    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所有开设的课程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新专业的课程建设,尽早使其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合格课程建设主要进行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文件等基本建设。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助理讲师以上职称(特殊原因除外),任课教师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

    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能够吸收一定数量 本专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选用教材恰当。选用适应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教材。

    规范教学文件建设。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2.52优秀课程建设

    优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使达到合格课程标准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为此,优秀课程要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要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课程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形成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有学校以上教改立项;注意吸收本专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要求依据精品课程模式进行网上资源建设。其网上内容应包括:主讲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教案、教 师课堂讲授录相、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 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

    注重考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

    选用国家级优质教材或推荐教材。

    教学文件齐备(包含的内容同合格课),教学组织管理 科学、规范。

2..53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计划于2018年启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启动这一工程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对全校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 水平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一般课程来说,“精品课程”就是“高水平且有特色的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不能陷入一般化课程建设,而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 科学性和示范性,要以优质课程为起点,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

    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讲以上教师主讲,并在建设过程中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 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及时吸收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 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有鲜明的教 学特色,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 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 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 和试题库或试卷库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 授课录像等方面的建设,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试机制,考核 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试。

    注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

2.6主要措施

2.61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校 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新上专业合格课程的验收和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评选,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各教研室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工作。

2.6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围绕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 培训,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健全和完善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加大投入、内培外引、 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师资质量,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2.6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学校要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各教研组要将经费专项用于本教研组课程基本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此,学校将严格按照课程建设的相关规定,规范对课程 建设的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评出学校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后续建设工作不力、水平明显下降的课程,将取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停拨后续建设经费。

2.6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学校也要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范畴,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评选出的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分别授予荣誉称号,提供一定数额的前期建设补助和后续建设经费;把课程建设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教师、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2.65强化基础设施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积极储备,依托自治区级的项目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仿真性、生产性实验实训室,构建立体型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并加强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

2.66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推行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促进意识培养,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到 2020年,学校8个重点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开展校内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选手集训,争取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比赛中夺金摘银,扩大学校在职业院校的知名度。

 

 

 

 

 

 

 

 

3.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搞好教学,培养人才任务的基本力量。因此,建设一支“质量优良、结构合理、 精干高效,特色突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学科发展,明确学校未来五年( 2016 - 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措施,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3.1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十二五”以来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外积极 引进和对内注重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 著成绩。教师数量基本适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学校现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层次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 141人,师生比为1: 19。专任教师98人,占教师总数的69.5%。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7%。双师型教师10人,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0.4% „专任教师本科学历 83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41人。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以下差距与不足:

3.21结构有待优化

    专任教师的博士化比例仍然偏低,具有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偏少,教师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学科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偏少,职称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

3.22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青年教师中的拔尖人才较少,遴选与重点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3.23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偏少

    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较少,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偏少,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总体数量不足。

3.3“十三五”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教师是学校人才队伍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之根本的理念;突出“双师型”和“专业型”的特点;遵循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思想道德与专业学术并重的原则,以宽松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灵活创新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3.4建设思路与总目标

    通过精心培养,大力引进,企业实践等模式,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师德高尚、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实践 能力、师资结构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培育,计划通过构建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培养, 加强高学历学位、高职称和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工作,加强教师转型培养和知识更新培训,完善指导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完善教学名师等评选制度的制订与落实,为学校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20年底,教师人数达到160人,师生比为1: 18; 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业专任教师人数的50%目标。其中,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 技术职务、执业资格)的教师42%。形成一支年龄梯队合理,善 教学、善科研、懂技术、长技能的师资队伍。

3.5具体目标

1、数量目标: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确定,2020年在学历教育人数达到2400人,按师生比1:18计算,专任教师的数量目标定为13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业专任教师的50%。其中, 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 列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格)的教师42%。培养区级名师2人,校级专业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8人。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校极课题10项,区级课题40项。,校级专业带头人13人。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校极课题10项,区级课题6项。

2、全职专任教师结构目标:

(1)双师型教师比例:

全职专任教师中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建设一定规模的学术带头人群体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用滚动发展的模式,培养校级专业带头人10名、,规模在10人左右的40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2)学历(位)结构目标:

98%以上的全职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每个专业有1—2名硕士研究生。

(3)职务结构:全职专任教师高级职务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3、外聘教师的管理目标。制定外聘教师聘用办法。对兼职兼课教师规定必要条件和聘用程序,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库。授课期间签订聘用合同,发给聘书。保证来源,保证质量,规范管理。

   通过项目建设,学校具备了完善的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等制度建设,构建了能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建立了以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养机制,使更多的交通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成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形成以“教学名师+能工巧匠”为引领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吸引力的增强及继续发展再上台阶提供人才保障。

3.6建设具体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德师风和强化技能为核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建立一支学科分布合理,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团队。

3.61 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机构和体系

    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教学副校长任组长,负责审核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计划),把关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研究协调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教务和人事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从不同的方面认真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悉心为教师服务,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专业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

    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状况是考评本人和单位业绩的主要方面之一。

3.62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为了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捕捉人才信息,科学决策,快速反应,以各种形式引进一些对专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专家、教授,在教学、专业建设、科研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3.63 认真做好全职专任教师的补充工作

今后五年,每年须根据学生数的增加,补充全职专任教师5-10人。一方面要抓住近几年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机,多从毕业大学生中选聘全职专任教师;另一方面要广开来源,大胆地从相关企业,其他学校和社会选聘全职专任教师。要特别注意从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群体中选聘教师。

3.64大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

鼓励现有的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全职专任教师考取工程师类的职务(资格)、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每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利用学校依托企业的优势,建立教师专业实践与实习基地。做计划、给时间,学校给予经费支持。每年选派一批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工作一段时间,从事本同专业相联系的实际工作,如项目研究,工程管理、产品技术开发等。对考取了工程师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学校给予奖励,并提高其工资待遇(具体办法另定)。

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从相关企业有学历和专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教师。全职,兼职兼课均可,通过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或与学校进行办学或科研合作等方式,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好的发挥学校的办学功能。这样有利于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利于学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65建立、巩固、发展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

    学校制订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建立学术带头人群体,巩固和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公开竞选条件和竞选程序,每两年选拔一次。凡被选入的,规定任务,给予待遇,定期考核,优进劣汰,滚动发展。

3.66支持和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学位)层次。

对于现有全职教师中不具备研究生学历的,学校支持他们在职学习提高。凡读学位的,学习期间,尽可能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获得学位以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凡参加专业培训的,学校和专业部在工作安排、学习费用等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学校还将和省内有关高校在本院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班、专业进修班,为教师的学习提高创造条件。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技术、计算机技能及普通话的培训,为他们做好现在的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67健全“竞争、激励、退出”机制

    通过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建设,出台管理实施办法,形成能够“激励优秀人才、约束平庸人员、退出不合格人员”的灵活用人机制。

   (1)完善岗位聘任机制

    继续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公开聘任、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岗位聘任原则,淡化身份,强化合同观念和绩效观念,鼓励教师在校内合理流动。实行任期目标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有效的人才绩效评价体系。

    (2 )加大对突出贡献人员奖励力度

    拟定分配制度管理办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思想,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和坚持向教学、科研一线岗位倾斜。对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岗位其重要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改变教师重课时、轻科研的观念,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动手能力等方 面积极开展有益竞争。

    (3)建立退出机制

    强化岗位管理,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对照任期目标,对晋升职务后不求发展人员,聘期考核不合格人员,不能履行岗位职责人员,以及不能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学校工作上的人员,在岗位聘任中分别实施降低岗位级别、高职低聘、转换岗位、解除聘任关系、进行劳动纪 律处理等退出措施。

3.68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理顺分配体系,绩效工资方案及三年一轮的岗位聘任方案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向突出贡献者倾斜。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合同管理,根据岗位说明书考核,按照考核结果聘用。实行宽带薪酬,在基本工资水平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宽带薪酬即在传统的薪酬结构中,同一级别中分为若干个级别层次,同时拉大每一个薪酬级别内部薪酬浮动的范围。外在薪酬激励与内在薪酬激励相结合。薪酬激励,不仅指金钱上、福利上的外在激励,还包括涵盖培训进修、科研扶持、企业合作、项目转化等,甚至是工作环境等间接的软性回报的内在 薪酬,帮助和激励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69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作风。建立、完善以更新和拓展教师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建立教师、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业务工作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坚持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及时表彰弘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优 秀教师,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凝聚力。

 

2016-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表

 

规划年份

在校生人数

培养教师队伍目标

科研目标

教师人数

区级名师

校级名师

双师型教师

校级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兼职教师

研究生

双师率

区级课题

校级课题

2016

2000

80

1

2

0

0

1

5

0

20%

4

8

2017

2100

90

0

2

10

1

2

0

1

20%

6

8

2018

2200

120

0

2

15

1

2

0

0

30%

5

8

2019

2300

130

0

2

12

0

2

2

0

40%

4

8

2020

2400

133

1

2

15

1

2

2

1

60%

4

8

 

 

 

 

 

4.学生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广 西壮族自治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0 - 2020 年)〉〉、全国及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特制订学校学生发展规划。

4.1学生工作回顾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生科、团委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 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期间,在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学生工作运行 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 需要进一步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 高;校园学术文化的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精品意 识还有待于加强等。

4.2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21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创新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水平,着力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4.22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秉承“人文素养润德,职业标准砺能”的办学理念,创新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完善素质评价体系,逐步构建起一个体现现代教育价值观和学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和团组织的管理体制与工作运行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方向明确、素质精良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实现教育规范化和教育手段多样化;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 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2018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 人,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50%,国家体质测试达标率95%,注重学生规划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学生获得区级各类比赛获奖10人次。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400人,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75%,国家体质测试达标率98%,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学生获得区级各类比赛获奖21人次,市级106人次,校级282人次。

    开展各种评优评先活动,鼓励学生发挥积极作用。至2018年共评出270优秀三好学生,180名优秀学生干部,24个先进班集体,5个兴趣社团。至2020年共评出500名优秀三好学生,300名优秀学生干部,36个先进班集体,9个兴趣社团。

4.23主要措施

     1、完善管理机构,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 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 有效工作格局。

     2、学生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出品牌。继续巩固好已有的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主题教育”、“法制教育”、“班级座谈会”等活动,大力挖掘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以积极正确的价值目标引导学生,以健康丰富的内容感染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寓教育于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巩固学风建设活动成果,形成建设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 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宜学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和措施,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区别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不同 要求,通过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同,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大力挖掘和树立一批刻苦学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典型,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4、以强化日常管理为手段,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实施学生文明修身计划,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禁止学生在校内外租房住宿,严格学生的各项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严查学生违章用电,开展对受到校纪处 分学生集中教育工作,提高违纪学生转化率,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不断深化“三项”服务。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和活动室, 通过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及校内板报、主题班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和咨询工作水平。

     二是学生资助服务。继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 特殊困难补助、爱心助学、等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准确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情况,切实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学习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

    三是学生医疗保险和征兵补偿服务。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及相关政策规定,完善我校学生医疗保险和征兵补偿的相关规章制度, 合理规范学生的就医报销和征兵补偿程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政策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学生医疗保险、征兵补偿相关政策、就医报销流程、常见疑难问题等,做好服务工作。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以往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开展符合学生特点、有品位、有档次 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

     7、进一步做好新生国防教育、入学教育工作。认真部署、 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好新生报到各项工作;增强学生国防教育意识,认真组织新生完成军训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纪 律作风;在新生入学初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 通过服务周到的迎新工作、扎实有效的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为今后的学生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8、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全面激活学生社团“人以群分”的重要职能;培养一批高质量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广 西工贸团委公众平台”等现代媒体,加强活动的宣传性,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9、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创业教育、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创业体验、创业支持、创业宣传的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4.24保障措施

4.241生活保障

    配备管理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班主任、教官、门卫、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校园网、官方微信、 微博、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加强学校“十三五”规划宣传工作, 使全体学生明确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规划的自觉性,提高实现规划的信心,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

4.242组织保障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科的管理水平, 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处理问题能力,同时也要提 高教官队的管理水平,工作责任心,业务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健 全管理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

4.243资金保障

    确保经费投入要完善德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合理确定德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项目,列入预算,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要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使学生德智体美得 到全面发展。